科学研究




GIS应用研究团队依托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2006年获批建立重庆市教委重点实验室,2018年市级平台评估中获评优秀,并于2019年入选重庆市首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培育计划。实验室集成了三峡库区、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大量基础地理数据,2015年被纳入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2019年联合中科院地理所成功申报首批国家数据中心,建成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西南山地分中心。团队现有固定人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17人,硕士3人。

面向三峡库区及周边区域的资源环境,团队成员致力于开展山地资源环境定量遥感,地学时空大数据智能分析、挖掘与应用,山地地表过程综合模拟及空间规划地学图谱信息论研究,旨在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关键地学问题,在地学大数据等领域取得科技攻关与应用突破。团队在《Water Research》、《Catena》、《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地理学报》、《生态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应用服务、人才培养、开放共享创新研究平台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承“创新、协作、奉献”的精神,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代表性成果:

1多源异构数据下园区监管智慧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紧密配合国家建设智慧、智能园区的战略部署,围绕化工园区污染物监测中多源异构数据导致的监管业务效能低关键问题。孙德亮研究团队研发了系列园区监管智慧化关键技术。1)建立了园区多源多态环境监测的多维时空物联网前端体系。基于园区污染物排放规律,搭建了多维时空污染物智能监测体系、污染物多源异构数据兼容标准化体系、高适配性的多维时空物联网前端体系。2)构建了追踪污染物动态扩散过程的污染物智慧监管模型库。包括园区的气态污染物模型库、多种爆炸模拟模型库、固废数字溯源模型、污染物多种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库等多类型智慧监测模型体系。3)搭建了基于标准化多源异构数据与智慧监管模型库的智能决策平台。构建了海量异构环境下数据湖的体系架构与依托园区智慧监管模型库、孤立森林算法、异构数据汇集技术、智能网关技术的智能决策平台,实现从数据抽取、样本建立、模型构建、模型训练、模型评估、模型发布的一站式模型训练平台。相关研究成果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4项;2019年以来在禹城园区、单县 5G 化工园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应用,取得经济效益共约4620万元

   


2山地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关键技术与重庆实践

紧密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围绕山地条件下科学合理识别、优化和布局各类地域功能空间的科学问题,汪洋研究团队10余年持续攻关,形成系列研究成果。1)初步构建了山地主体功能区的识别与规划理论。建构了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理论、山地功能空间格局的适宜性调谐理论,实现了山地功能空间的定量测度和识别,山地功能空间发生规律剖析及空间格局优化模式建构。2)研发了一套山地功能区的计量化识别关键技术。建设了多要素、多尺度、多类型的重庆市国土空间时空大数据库和模型库与一套山地功能区数字化、定量化、模型化表征关键技术。3)厘定了重庆市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技术性方案。开展重庆市主体功能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人口发展空间等关键功能空间的系列锚定与规划实践工作,区划布局方案沿用至今。研究成果在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地理学报、城市规划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理论和实践成果成功应用于60余项市、县、镇功能空间规划,被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采纳应用5次,被时任重庆市各级领导批示4次

                           


3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关键技术及应用

丘陵山区农业“靠天吃饭”是丘陵山区农业灌溉难的真实写照。袁中智研究团队围绕丘陵山区灌溉难、资源利用率低的关键问题,开发了系列智能水肥灌溉关键技术,创建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以及土壤养分含量情况和环境状况,自动检测、调配和供给水肥,实现了灌溉用水与农资的高效利用,并有效减少了劳动力投入。该系统的优势有:1)节约灌溉用水,提高利用率。与传统浇灌相比,该系统与节水灌溉配合使用,在同等条件下可节水30%-50%。2)精准施肥、提高农资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该系统实现了施肥的集中和平衡,减少了肥料挥发和流失,也避免过度施肥。一体化系统施肥简便、供肥及时,通过使用水溶性专用肥,可节省化肥20%-40%,同时每亩每季节可节省劳动力6-10人次。3)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柑橘为例,使用系统后,柑橘产量显著提高,同时可减少畸形果生长,一般可增产10%-30%。此外,该系统直接从水源到地头,无需传统的修渠、打埂,可提高土地利用率5%-7%。目前已在合川区二郎镇、三汇镇、燕窝镇等推广应用,实施面积约2000亩,合同金额约700万元

                           






yl8cc永利官网 版权所有 yl8cc永利(CHN)官方网站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人才招聘办:023-65910139
公司办公室:023-65362853
邮编:401331
《地理教育》期刊 期刊栏目: 本期关注 专栏 课堂教学 复习备考 教学研究 研学旅行 高师教改
邮发代号:78-19,每期单价15元,全年12期180元
投稿系统:https://dljy.cqnu.edu.cn
投稿邮箱:dljy@cqnu.edu.cn
咨询电话:(023)65362774
微信公众号:dljy65362774
版面设计:永利集团美术学院,汪晓玲
网站制作:永利集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谭华山,65103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