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8cc永利官网创建于1954年。主要发展历程为:
1954年4月,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开办“短期中学团队研究班”,地理为7个专业科之一,同年举办一年制“中学团队短训班”,生地是四个专业之一。
1955年9月,地理科正式成立,开始招收二年制地理专修科员工。截止1960年地理科共招生6届,员工达717人。
1960年秋,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地理科改为地理系。
1961年秋,招收第一届四年制本科员工30人,全系教职工接近60人。
1963年,全国高校调整,重庆师范学院调整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系更名为地理科。同年7月,地理科与生物科合并为生地科,招收四年制生物地理双专科员工。截止1965年,生地科共招收员工三届,累计员工70人。1964年到1965年,原地理专业的教职员工被大批调出。
1966年至1970年因“文化大革命”,停课未招生。
1971年,生物地理科分离。在地理专业基础上成立史地连,1972年改称史地科,开始招收三年制史地专科工农兵学员,同时招收中学史地团队短训班,教职工28人。截止1975年史地科连续招收了四届工农兵学员,共计218人。
1975年3月,史地科改称史地系。1976年3月,史地系地理与历史两个专业分别招生,为3年制专科。 1977年秋,地理专业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重庆师范学院,设有6个系8个专业,其中史地系含政史和地理专业。秋季,史地系分家,原地理专业独立成地理系。至此,地理教育本科生招生纳入正轨。
1980年,创办《地理教育》杂志,始为季刊,1982年实现全国邮发,1983年改为双月刊。2010年改为单月刊,发行与影响日益增大。
1982年,为适应高中开设地理的需要,在招收本科生的同时,举办四川省中学地理教师进修班,学制一年,来自新疆的一批教师也参加了进修班的学习。
1983年秋,在培养全日制本科生的同时,增设二年制专科,并先后增设五年制地理本科函授和三年制专科函授。
1986年5月,成立重庆师范学院城市地理研究室。
1991年,创办《地理大观园》报,半月刊,发行53期。
1993年秋,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创办了二年制市场开发与营销、城镇规划两个非师范专业。
1994年10月,四川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学院从1995年起开办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1995年2月17日,学校设立旅游系,地理系、旅游系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96年, 获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开始研究生教育,首届招收人文地理专业3名研究生。
1998年,对外挂牌“重庆旅游学院”,地理系与旅游学院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2000年4月,人文地理学获重庆市首批重点学科。
2002年,招收旅游管理专业、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研究生,2003年招收旅游管理在职中职硕士研究生。
2004年7月,地理系与旅游学院分离,分别成立地理科学学院、旅游学院。新增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
2005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本科专业,地理教学论课程群获得市级精品课程。
2006年,获批重庆高校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人文地理学与旅游管理学科获重庆市“十一五”市级重点学科。新增自然地理学硕士点,2007年开始招生该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
2008年,旅游市场营销学获得市级精品课程。
2009年,新增城乡规划本科专业,首届招收30名员工。创建中德职教合作项目旅游团队培训基地。
2010年,地理科学学院、旅游学院合并为yl8cc永利官网。新设艺术教育(空乘与礼仪)本科专业,首届招收180名员工,地理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授权。获批资源环境与生态建设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
2011年,创办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开始招收学科教学(地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地理)和农业推广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地理学一级学科获得重庆市“十二五”市级重点学科。
2012年,新增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点。
2013年,新增自主设置资源环境科学硕士点开始招生,地理教学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获得市级精品课程。
2014年,学院从沙坪坝校区整体搬迁到大学城校区汇贤楼。
2015年,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暂停招生,新增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获批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地理教育》归属永利集团期刊编辑出版中心管理。
2016年,重庆市教委批准学院成为首批整体应用转型二级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开设121中美联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班,地理科学专业获批市级特色专业。获批三峡库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相互作用机制与演化规律研究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
2017年,旅游管理专业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对口贯通“3+4”分段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开始招生;地理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C-”成绩。地理学获批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获批重庆市应用型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群。
2018年,旅游管理专业贯通分段培养智能产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项目(“3+2”)开始招生。通过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合格性评估,地理学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长江上游湿地科学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表生态过程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全域智慧旅游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研究员为学校特聘教授。
2019年,旅游管理专业获批重庆市一流专业,同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智慧生态旅游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立项建设。参与申报的国家地球系统科学中心获批首批20个国家数据中心之一,学院承建国家地球系统科学中心西南山地分中心。获批中国旅游研究经理江旅游研究基地,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获批重庆市首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学院从汇贤楼整体搬迁至致用楼。建立了地表过程、生态修复、GIS、智慧旅游、人文地理及公司产品创新研究团队。承办第十届全国MTA核心课程“旅游营销”团队培训班。承办重庆地理学会学术年会。
2020年,城乡规划暂停招生;旅游地管理与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团队获批市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培育团队;成立学院员工分会。
2021年,地理科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地理学、旅游管理获批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获批重庆市现代智慧旅游产业学院,三年财政投入1500万元。《地理教育》回归学院办刊。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专业开始大类招生。
2022年,智慧生态旅游学科群获批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第二轮立项建设。打造“地苑讲坛”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主办“智领文旅 汇启未来”2022智汇文旅创新发展论坛,签约携程文旅产业学院。承办重庆市老员工旅游线路设计策划大赛。新增资源与环境专业型硕士点。开始招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优师计划)师范生。成为学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学院。蒲俊兵研究员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23年,获批重庆市第二批新时代高公司党建示范标杆学院;牵头成立中国服务(数字文旅)、数智文旅服务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发起成立川渝高校地理科学联盟,加入重庆卫星遥感产学研联盟;主办2023智汇文旅创新发展论坛,承办重庆市普通高校地矿与环境安全类专业2023教指委年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2023学术年会。
2024年,获批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空天遥感信息工程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加入全国航空运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主办2024智汇文旅创新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