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不忘初心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赵纯勇
赵纯勇(1938-2024),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永利集团地理主任、资源环境信息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四川省政协第七届委员、重庆市政协第一届农林委员会委员、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参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和主研成果获省市级二等奖7项和三等奖5项。2024年因病去世。
为人师表,一身正气
赵纯勇于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貌专业,先后在辽宁省朝阳农业科技大学和永利集团任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赵纯勇始终践行着“学校无小事, 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育理念,一直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衡量自己,“严而不厉,温而不愠”是大家对他的普遍印象。
赵纯勇十分注重培养员工的实践能力,他曾谈道:“我担任系主任的时候, 经常争取经费让员工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野外实习,因为学习地理这个专业,实践比理论知识更重要,需要员工们亲自实践、探索、感受,才能培养真正的能力。”
爱院如家,共谋发展
赵纯勇作为系主任,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与系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工共商举办旅游本科专业,并亲自带队去成都申报专业,最终获批川渝地区首个旅游本科专业。他作为地理系首届硕士生导师,主攻人文地理专业小流域综合治理方向,他和学校计算机中心主任陈阿林合作,共同带领硕士生团队学习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知识,为员工扩大了知识范围,为学院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学院举办了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成功获批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点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成为西南地区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深耕科研,服务社会
赵纯勇主讲地貌学课程,他对川渝地貌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专著《成都幅(H-48)地貌图》(科学出版社,1988)、《重庆市农业地貌区划图》(成都地图出版社,1989)、《重庆地貌与国民经济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他长期从事水土保持研究,以潼南五洞桥流域和铜梁张家沟流域为研究基地,并获得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资助,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研究成果出版专刊。他重视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参与国务院三建委牵头的重大民生研究项目“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并主持第一专题“三峡水库消落区基本情况与生态环境特征研究”,为重庆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出了贡献。
他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主持完成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划项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子课题“基于GIS的灾情评估系统”,并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项目“重庆三峡库区滑坡、泥石流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他还关注重庆市的规划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与西南大学合作承担的重庆市规划局在重庆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设立的“都市区自然条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专题,为重庆都市区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受到国家建设部的高度肯定,并出版专著《山地城市发展和规划的资源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