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岩溶碳汇形成机制及重庆市岩溶生态系统碳汇特征
主要完成人:蒲俊兵、张陶、魏兴萍、姜亮亮
主要完成单位:永利集团
成果简介:

“岩溶碳汇” 被列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升、优化和稳定岩溶碳汇成为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指导,蒲俊兵研究团队围绕岩溶碳汇机制、碳汇评价与优化调控关键科学问题,在岩溶碳汇形成机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研究发现中国西南岩溶区河流生态系统中碳酸盐缓冲效应与水生光合生物碳泵效应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岩溶碳汇生成与稳定发展;发现了岩溶区水库可直接吸收大气CO2形成显著碳汇效应和“闭锁”水体内部CO2扩散、迁移的机制的岩溶碳汇形成和稳定新途径。团队较为系统地评价了重庆岩溶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碳汇能力及潜力,发现重庆岩溶生态系统固碳总量年均2133万吨碳,地上碳储量为7.09亿吨碳;重庆武陵山生态屏障区、三峡库区核心区生态涵养区、大巴山生态屏障区碳汇现状储量大,而丘陵谷地生态品质提升区、大娄山生态屏障区增汇潜力大。相关成果发表在国内外学科领域前沿学术期刊,部分成果多次被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IPCC)(2019,2022,2023)采用。